传,华天酒店签重大合同 益阳大夏项目引入合作开发者
10月31日晚间,华天酒店(000428)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益阳市资阳商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益阳晨晖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10月28日签署《益阳大夏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今年7月5日公司召开的董事会通过了公司地产项目开发中引入新开发模式的议案。
据华天酒店公告称,公司益阳银城华天项目包括益阳银城华天大酒店和配套的地产开发,其中酒店部分已经改扩建完成并正式营业,其配套地产项目即益阳大厦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益阳大厦改扩建工程(二期)包括两栋(即1、2号栋)各25层商住楼,其中:1-6楼为商业铺面,面积合计约25583.3平方米,7-25楼为商品房,面积合计约42435.88平方米,地下室5417平方米;项目计划投资约3.5亿元,目前已将完成投资2亿元。
根据上述协议,晨晖投资以1.45亿元投入益阳大厦改扩建工程(二期)项目,用于项目的后续建设。项目完成后,益阳商贸投与晨晖投资按照协议约定方式取得项目收益。
华天酒店称,此次,公司在益阳大厦改扩建(二期)项目中引入合作开发方式,有利于拓宽项目投资资金的来源,推动项目更快完成,以早日取得开发收益;合作开发中引入外部投资者,可分散公司的投资风险;项目开发中引入投资者的同时,对项目的部分地产物业提前锁定销售对象,有利于项目整体销售目标实现
传,风华高科获3000万元财政补助
10月31日晚间,风华高科(000636)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相关文件通知,公司“新型微小电容电阻器工业强基工程实(财苑)施方案”项目获得中央财政2013年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财政补助资金3000万元,公司目前尚未收到该笔资金。
公司“新型微小电容电阻器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项目主要针对01005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高比容MLCC及01005片式电阻器、高精度薄膜片式电阻器、大功率射频负载片式电阻器和高耐压片式电阻器等新型微小MLCC、片式电阻器产品进行研发和产能扩充。
公司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将该笔财政补助资金计入递延收益,相关收益将在使用补助资金所购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期转入营业外收入。该笔补助资金的取得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围海股份签订1.33亿元工程合同
10月31日晚间,围海股份(002586)公告,公司近日与苍南县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就“苍南江南海涂围垦区软基处理二期工程--料场开采及围垦区域填方工程”正式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金额暂定1.33亿元。
该合同金额合计占公司2012年度经审计营业总收入的9.52%,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本年度及未来两个会计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传,宁波港10月货物吞吐量预计同比增4.7%
宁波港(601018)10月31日晚间公告。10月份,公司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45万吨,同比增长4.7%;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
利空个股传闻消息
传,东北证券股东长春房地减持公司1%股份
10月31日晚间,东北证券(000686)公告,2013年5月29日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长春房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累计减持公司股份986.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8%。
上述减持后,长春房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778.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18 %。
传,乳业股早盘走低 伊利股份跌停
今日早盘,乳业股走势低迷,伊利股份开盘即跌停,截至10:15,光明乳业下跌5.18%,贝因美下跌3.29%,三元股份、西部牧业、皇氏乳业均下跌超过3%。
从三季报业绩来看,乳业股表现出色,其中,伊利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5.1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12%。
不过,三元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亏损0.8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1.27%。贝因美虽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64.27%;但在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1.15亿元,同比增长8.19%,环比下降59%。
传,沙隆达瞒报5起重大事故:8人死亡 伤者仅获50元营养费
“伤养好后,再也不回沙隆达了。”10月30日,65岁的雷光祯老人谈及10天前的那起事故,仍然心有余悸。
10月26日下午,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沙隆达”,沙隆达A:000553、沙隆达B:200553)的百草枯车间,雷光祯和工友张家林、贺克新、何士平等5人正在为管道和废料罐刷漆除锈。
忽然,废料罐发生重大泄漏。一股黄色烟雾将5人包围。这一切,来得让他们措手不及。
最终,事故造成2死2伤。雷光祯、张家林以及另一名邵姓工人得以侥幸逃脱,贺克新和何士平则在事故中失去生命。
事故发生后,时代周报记者亲身前往实地调查采访发现—这起废料泄漏事故仅仅只是沙隆达众多安全事故的冰山一角。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沙隆达累计发生5起重大安全事故,累计造成5人死亡和30余人中毒或者受伤。
对这5起安全生产事故,沙隆达方面始终刻意保持隐瞒,从未向外界公开。10月29日,沙隆达董秘李忠禧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己身在国外,对10月20日发生的事故并不知晓。 此外,对之前发生的4起安全事故,李同样不愿意谈及。
当天,记者致电沙隆达对外贸易公司总经理张子云,张亦称身处欧洲,以不了解厂区生产情况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就是对这样一家事故频发的公司,荆州市安监局局长陈观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言之凿凿地称:“沙隆达的安全措施基本符合安监局要求,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沙隆达前身成立于1958年,1992年8月,改组为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93年登陆A股,随后又在1997年成功发行B股。“沙隆达是荆州当地老牌上市公司,为荆州作了很大的贡献。”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监部门负责人向记者披露说:“加上它的央企身份,地方政府对它还是会有些偏袒。”
与安全生产问题一同被忽视的还有沙隆达的非法雇工问题。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沙隆达内部存在诸多由外协单位派遣而来的工人。人数保守估计在百人之多。他们不仅时刻面临着高危的作业风险,同时却又报酬低廉,甚至缺乏基本的劳动合同保障。
废料泄漏致2人当天死亡
10月24日,记者见到了刚伤愈出院的工人张家林和仍在住院观察的雷光祯。
两人向时代周报回忆,事故发生当天下午2点,他们和另三名工人在百草枯车间外为管道和废料罐刷漆除锈。雷光祯、贺克新和邵姓工作人员的工作是用铁铲除去废料罐表面形成的锈痕;张家林和何士平则系着安全带在2米多高的管道上空作业,为管道刷上一层防锈漆。
然而,危险却在不远处伺机而动。
“正当我们还在工作的时候,‘砰’地一声传来。有一股刺鼻的黄色烟雾飘过来,味道十分难闻。我当时根本无法睁眼,呼吸困难。”张家林回忆说。
因气味极为刺鼻,紧闭双眼的张家林屏住呼吸,摸索着解开了安全带纽扣。从2米多高处跌落在地的张,最后在邵姓工友的帮助下,幸运地得以仓皇逃离出危险区域。
事发时,雷光祯正在给车间大门边的除锈,猛地一声传来。雷往回一看,一股黄色液体倾泻而出,而随着液体迅速扩散而来的黄色烟雾,也将他团团围住。来不及多想的雷,第一反应便是奋力跑出车间。
而与张家林同样系着安全带刷漆的何士平和离泄漏地点较近的贺克新,却没来得及在第一时间逃离。
事发四天后,仍躺在病床上的雷光祯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显得后怕,说到激动处不免愤怒起来,“在刷油漆之前,根本就没有人告诉我们,罐子里装的是剧毒废料。”
10月24日,记者在荆州市一医院给雷光祯出具的诊断书上看到,伤者入院时呼吸困难、视线模糊两小时,初步诊断为急性氨中毒。
据雷透露,他们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沙隆达厂区内的管道、废料罐除锈刷漆。
泄漏发生后,何士平当场死亡,贺克新也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停止呼吸。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在未经家属同意的情况之下,沙隆达方面在当天便将2名死者直接送往了殡仪馆。
沙隆达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事故发生后,沙隆达方面在第一时间就着手封锁现场,当地媒体欲前往工厂实地了解情况也被强硬挡在厂区门外,“我了解到的是,将伤者送到医院的一位男的,只是自称是伤者朋友,还极力撇清与沙隆达的关系。”
另外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五名工人中安然无恙的邵姓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就不见踪影,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据知情人士透露,此人是沙隆达的内部员工,已接到公司指令,要求对外禁言此事。
高危低酬工人无劳工合同保障
与高危险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业人员低廉的报酬。
记者了解到,涉事4人从2010年起先后进入沙隆达,负责除锈防腐工作。虽工作在沙隆达,但4人却与沙隆达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合同关系。据雷、张介绍,他们均是来自于河南长兴防腐大队的工人,长兴防腐大队隶属于河南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按天计酬,每天工作的报酬原来是80元,最近两年才涨到100元/天。工资采取一月一结的方式。为了防止工人随意离开,防腐大队会扣押一个月的工资。”雷光祯最近领取的工资还是8月的,工资共计为2700元。
从去年3月来到湖北荆州后,雷光祯就一直在沙隆达厂区工作。防腐大队的工人都住在离沙隆达厂区不远的一个小小的院落中;工作时间从早晨7点持续至下午6点,中途有1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实际上,这些工人不仅与沙隆达不存在名义上的合同关系,同样与长兴公司也未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我们是干零活的,他们不和我们签署合同。并且,长兴和沙隆达也没有为我们购买任何的医保、社保等等。”张家林对此愤愤不平。
谈及在荆州的生活,张家林显得有些无奈。收入微薄,工作高风险,食宿条件也甚为低下,“每餐的菜色大多都是萝卜、腌菜。”尽管如此,他却没有太多的选择。
雷、张二人均是农民出身,三峡移民时来到宜昌。两人在农闲时,外出务工用以补贴家用。像雷光祯、张家林这样的“临时工”,在沙隆达中并不算少,沙隆达内部员工喜欢将这些的“临时工”统一称呼为“搞事”。
事实上,活跃在沙隆达公司内部的还有数支类似于长兴防腐大队的施工队。此类施工队均与沙隆达形成长期的劳工供应协议,工人均由工头从各地零零散散地组织而来;规模较大的施工队有三四十人之多,小的也有10多人。工人年龄一般均是在40岁以上,年长的甚至已过六旬。
在他们看来,能赚到钱已非常满足。为了养家糊口,安全问题往往被他们忽视。“我们现在年纪大了,去沿海工厂打工也没人要。尽管在这没什么保障,但也没办法,只能来沙隆达做点散工。”记者接触的沙隆达多位“临时工”向记者抱怨说。
正是由于没有签署正式劳动合同,且大多受教育水平低,维权意识薄弱,一旦在工作受伤甚至死亡,他们也往往处于极为被动的位置。
在雷光祯和张家林入院后,沙隆达方面的工作人员就再也没出现过,对两人只是象征性地赔偿了50元的“营养费”。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沙隆达的后续处理预计将会赔付死者家属40万元。
用工混乱外包业务事故频发
类似河南长兴防腐大队的外协单位,成为了沙隆达高危作业用工的主要来源。
负责调查此次事故的荆州市安监局监管二科科长李彬告诉记者,河南长兴防腐大队属于河南长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兴建设”)。长兴建设是沙隆达的外协单位,即沙隆达将防腐业务外包给了长兴建设。
据李彬透露,长兴建设注册资本达5000多万,具有开展相关业务的资质。谈及事故原因,李也向记者坦承沙隆达对外协单位工人的管理确实存在问题。
记者致电长兴建设办公室,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所属工人都经过培训持有上岗证,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当记者提及沙隆达发生安全事故时,其随即以开会为由挂断电话。
记者多方调查发现的实际情况是,派遣到沙隆达工作的工人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根本没有所谓的上岗证,在进入沙隆达之前也并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业务培训。
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介绍说,按照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新入厂的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由厂、车间、班组对其进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知识的初步教育,以减少和避免他们由于安全技术知识缺乏而造成的各种人身伤害事故。
“如果是剧毒物品作业人员,更是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护口罩和眼罩。”上述匿名人士评论说,类似于雷光祯在进行高危作业时不佩戴手套和防护口罩、眼罩等防护措施,本身就是不符合相关规范的。
频发的安全事故从未引起过沙隆达的真正重视。
“工作时,往往只是工头告诉我们要干什么,沙隆达的人也很少出现在现场。”雷光祯回忆说:“当时,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废料罐里装着的是剧毒物质,在废料罐表面等显眼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危险标识的提醒。我们自然以为是一般的废弃物。”
作业人员缺乏安全常识以及安全措施不到位,也直接导致了沙隆达外包业务事故频发。
荆州市安监局局长陈观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废料罐泄漏的原因是1号蒸发氨受槽扩口玻璃管液面计下部突然破裂。据其推测,玻璃管的突然破裂很有可能是作业人员操作不当导致。
长兴建设荆州地区一位李姓负责人对于公司防腐大队工人在沙隆达发生的事故矢口否认。“我们的工人没有在沙隆达工作过,出事的人不是长兴建设的。”
最近的一次事故发生在去年,同样是由外协单位荆州市顺建建筑工程公司的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所引起,最后导致沙隆达农药五厂的闲置车间发生火灾。失火面积约100平方米,燃烧物约3吨。
瞒而不报重大信息披露缺失
废料罐泄漏事故揭开的是上市公司沙隆达背后隐藏的重大安全隐患。
面对此类安全事故,沙隆达始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采取回避甚至隐瞒的态度。沙隆达最近发布的一则公告在2013年10月26日,内容是有关B股要约收购的报告书。截止到目前,沙隆达对发生在10月20日的安全事故仍然未有提及。
作为1993年便已登录A股的老牌上市公司,沙隆达有义务在第一时间向投资者披露其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处理整改情况。
事实上,对于近年来的多起安全事故,沙隆达始终采取瞒而不报的态度。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无从得知其真实的生产安全管理情况。
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按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四等。
10月20日发生的废料罐泄漏事故属于第四等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的处理,对事故单位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若是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据当地一名资深律师介绍,沙隆达对于外协单位工作人员安全培训以及防护措施上的失职实际上已经可以视同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李彬也在采访中表示,沙隆达对于外协单位人员的管理中存在重大问题。
而一旦予以沙隆达年收入30%的罚款,足以对其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按《证券法》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上市公司应当以临时报告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投资者有权了解可能对沙隆达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链接:
安全事故追责不应止于罚款
本报记者胡志毅
央企全资子公司沙隆达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沙隆达坐落于荆州市开发区,距离沙市区不足10公里之远。后者是荆州市的商业娱乐中心,人口逾60万。
一方面,成立于1958年的沙隆达为当地经济贡献颇大,2012年其营业收入达到23.45亿元,缴纳的所得税费用达到3823万元。而另一方面,安全事故频发的沙隆达又成为当地居民的心中隐患。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就在2007年沙隆达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整个荆州东区都弥漫着淡淡的黄色烟雾,共造成27人中毒。
而10月20日发生的这起泄漏事故,也同样造成了2条生命的离去。
在历次事故后,沙隆达未有真正反省,反而刻意隐瞒;安监部门对其的追责,也未有真正效果显现,最后多半以罚款不了了之。
若长此以往,我们只能悲观地猜测,这起的事故不会是第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
多次事故未成前车之鉴
2007年的那起27人中毒事故,至今仍是荆州人心中无法抹去的惊悚记忆。此次事故却未有引起沙隆达的足够重视。此后,其安全事故发生却更为频繁。
2011年11月9日上午,沙隆达农药四厂在对三氯化磷尾气管进行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死2伤。
在次年的8月31日,沙隆达的液氯充装工段又发生一起员工窒息死亡事故,导致1人死亡。“8·31”窒息死亡事故就像没有发生过,已无法在任何公开资料中搜寻得到。记者也只是在荆州市安监局局长陈观鑫向记者出示的一份材料才得以知晓。
仅仅3个月后,当年11月30日,一起火灾事故又再次让沙隆达成为关注的焦点。
据陈观鑫的介绍,当天下午1时30分左右,沙隆达农药五厂的一个闲置车间发生火灾。经过随后调查,事故原因为荆州市顺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外协单位)作业人员在该车间切割基脚动火作业时,引燃地沟的化工残料,造成桶装亚磷酸三甲酯精馏残渣废弃物起火,过火面积约100平方米,燃烧物约3吨。
回想起刚刚发生的废料罐泄漏事故,陈观鑫陷入了沉思。
“厂区内部分设备陈旧,没有得到更新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生产管理跟不上工业发展的水平。”陈观鑫如是说。在其看来,安全事故责任主要应该由企业承担。
让人失望透顶的是,沙隆达在火灾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又发生废料罐泄漏。
央企监管形同虚设
在记者为期一周的采访中,沙隆达的央企身份多次被提及。也正是因为其央企身份,荆州市安监局的处境也显得颇为尴尬。
陈观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沙隆达的央企身份决定了荆州市安监局无法对其作出直接处罚和整改的决定。
荆州市安监局监管二科科长李彬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据其解释,荆州市安监局只负责对沙隆达安全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将调查报告上报省安监局后,我们的工作也就完成了”。
沙隆达在荆州扎根已逾50年之久,1993年上市,并在2005年加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成为央企的下属公司。
一安监系统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像沙隆达这样央企下属企业的监管往往十分复杂。当地安监局仅能作出建议性处理决定,最后的处理必须由省局拍板。
“不过我始终坚持,既然沙隆达在荆州,那么荆州安监就有义务对其进行监管。”陈观鑫表示。
据了解,荆州市安监局一年中会对沙隆达进行1到2次安全检查,湖北省安监局也会对其进行2到3次安全检查。常规性的检查下,沙隆达仍然事故频发不由让人对安监局的监管工作产生质疑。
在采访过程中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陈观鑫和李彬多次向记者重申一个相同的观点—沙隆达的安全措施基本合格。
啼笑皆非的是,记者在陈观鑫所提供的一份内部材料分明看到—“沙隆达多次事故原因均被认定为现场安全管理不严格。”
近年来,沙隆达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无外乎安全措施不到位;员工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而正是碍于复杂的监管体制原因,荆州市安监局的整改措施始终无法在沙隆达得到贯彻。
记者在荆州市安监局内部材料上看到,发生在2012年的“8·31”窒息死亡事故被处以50万元罚款。而后续整改措施,材料中并未提及。
近年历次安全事故:
2007年4月23日: 沙隆达农药三分厂一车间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7人中毒。
2011年11月9日: 农药四厂在对三氯化磷尾气管进行检修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死2伤。
2012年8月31日: 液氯充装工段发生一起员工窒息死亡事故,致1人死亡。
2012年11月30日: 农药五厂的闲置车间发生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3年10月20日: 百草枯车间废料罐发生泄漏,造成2死2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