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10月18日散户切勿介入个股传闻惨曝光
-
相关简介:传: 奥拓电子 2亿大单进展慢 高管频减持 近日, 奥拓电子 披露了与中国新华电视合同进展情况,在2012年11月12日~2013年9月30日期间,公司获得中国新华电视下达的第一批订单,总金额预计为1225万元。 资料显示,上述合同签订于2012年11月,中国新华电视承诺向 奥拓电子 采购200块户外LED全彩屏,购期限为12个月,每块显示屏面积以现场设计安装确定的尺寸为准,单价为1.5万元/平方米。网络控制平台软件费用则为100万元。 此合同开拓了 奥拓电子 LED显示产品的业务,
-
文章来源:股海网作者:股海网发布时间:2013-10-17浏览次数:
传:奥拓电子2亿大单进展慢 高管频减持
近日,奥拓电子披露了与中国新华电视合同进展情况,在2012年11月12日~2013年9月30日期间,公司获得中国新华电视下达的第一批订单,总金额预计为1225万元。
资料显示,上述合同签订于2012年11月,中国新华电视承诺向奥拓电子采购200块户外LED全彩屏,购期限为12个月,每块显示屏面积以现场设计安装确定的尺寸为准,单价为1.5万元/平方米。网络控制平台软件费用则为100万元。
此合同开拓了奥拓电子LED显示产品的业务,合同总金额预估为1.6亿~2.2亿元,约占2011年营业总收入的69.51%~95.58%,因此对其未来的业绩有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自合同执行开始,时间已快满一年期限,但合同进展仅维持在1225万元,不到原预计金额的十分之一。
实际上,奥拓电子发布合同公告时,曾表示签约双方都具备合同的履约能力。但对目前合同执行效率过低的问题,奥拓电子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仅表示,“当时在公告里就说了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意思的是,一家公司获得大合同应是好事,但奥拓电子的高管却反其道而行之。合同签订后,高管陆续开始减持公司股份,其中仅2012年12月,就有7 位高管联袂减持197.1万股;今年3月,公司董事郭卫华继续以15.58元/股的均价减持37.1万股;今年9月,黄斌、邱荣邦两位监事合计减持 48.79万股。
对于公司高管的做法,有投资者打趣道,“签了大合同还减持,看来管理层都对这份合同信心不足。”
5个交易日套现12.6亿元—开闸近4年的创业板,惊现史上最大减持,而主角便是向日葵实际控制人吴建龙。
今年9月5日、10日、13日、23日、26日5个交易日,吴建龙及其全资控制的香港优创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每次减持公司股份5599万股,合共减持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高达25%。在A股35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吴建龙成为无可争议的套现第一人。
向日葵是浙江绍兴的创业板第一股,2010年8月27日上市,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参见时代周报2012年7月12日《最差创业板企业向日葵:两年净利跌九成,高管集体减持》)。上市三年,公司业绩暴降,股价一度从最高点29.5元暴跌至5.2元,跌幅82.4%。
但公司高管减持的动力,并未因此消减。向日葵曾发生一天之内3名董事、7名监事集体离职的神奇事件,此举被外界指责为疑获减持便利而为。今年2月22日,公司董事长吴建龙更是同时辞去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等一切职务。
蹊跷的是,就在吴建龙减持前夕,公司利好频出,公司股价逆市大涨,短短9个月就从5.2元涨至15.1元。
向日葵利好频出 股价暴涨
自2010年8月上市后,向日葵的业绩大幅下降。上市当年,向日葵净实现利润2.5亿元,2011年暴降为3484万元,2012年则巨亏3.57亿元。
从上市之初的最高价29.5元到的2012年12月的最低价5.2元,向日葵股价一度暴跌82.4%,几乎是创业板上市公司跌幅之最。
进入2013年,国内光伏行业开始触底反弹。1季度,向日葵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061万元,2季度实现利润1876万元。与之相对应,公司股价开始缓慢抬升,到上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8日,向日葵报收9.19元。
其间,向日葵陆续公布了一些利好措施,如4月24日,公告拟在罗马尼亚投资 25MW 太阳能电站项目;6月5日,公告与日本企业Next Energy and Resources Co., LTD.签订1.71 亿元金额的重大合同,等等。但相对而言,公司股价上涨并未引起市场太多关注。
令人吃惊的是,7月2日,业绩刚刚好转的向日葵突然公布2013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转增12股。而此前两年,向日葵从未进行过任何转增行为。
“十送十二”显然被市场看做重大利好。7月3日,向日葵一字涨停,次日继续涨停,公司股价报收11.7元。
在此利好公布前,向日葵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利好泄露迹象颇为明显。或许为了摆脱干系,在此公告中,向日葵特意表示:在该预案披露前,公司严格控制内幕信息知情人的范围,并对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履行了保密和严禁内幕交易的告知义务。
不管相关人员是否涉嫌内幕交易,吴建龙显然成为两个涨停的最大受益者。两个交易日下来,吴建龙的身家暴涨了近10亿。进入9月,吴建龙所持股份全部解禁。
9月3日,向日葵公告,拟投资5亿元在上海外高桥设立上海外高桥向日葵物流贸易有限公司—但此后,该公司定名为向日光科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并没有“外高桥”字样。
此时,正是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自贸区概念风生水起的时候,自贸区龙头股外高桥(600648 44.59,-1.60,-3.46%,估值,测评)开始连续涨停。向日葵在外高桥设立公司,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是一大利好。
当天,向日葵高开,创出14.7元的历史最高价,当天报收14元。此时,相比2012年年底的最低价,向日葵股价已经暴涨150%。
9月4日为向日葵除权除息日,公司股价报收5.99元。令许多投资者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向日葵股价连创新高之际,一场史上最大减持潮已经悄然来临。
董事长蹊跷辞职 疯狂套现
就在除权除息次日,9月5日,吴建龙全资控制的香港优创通过大宗交易减持55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5%,均价5.39元。
9月10日,吴建龙本人减持5599 万股,均价4.76元。
9月13日,吴建龙减持1599万股,香港优创减持4000万股,两者合计减持5599万股,均价都为4.28元。
9月23日,香港优创减持5599万股,均价3.90元。
9 月 26 日,吴建龙减持5599万股,均价4.07元。
好像经过精心导演,5个交易日,每次减持5599万股,每次都通过大宗交易,均价刚好为4.5元。吴建龙套现的金额高达12.6亿元,创业板套现第一人,就此诞生。
代码300111的向日葵,是创业板第110家上市公司,吴建龙何以成为套现第一人?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吴建龙早就进行了精心规划。
今年2月22日,向日葵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吴建龙因其“控制的旗下企业较多,行业较为分散”,同时考虑到上市公司运作已较为规范,建议由更专业、更能集中精力的专业人士担任相关职务。为此,特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等一切职务。
虽然公司找了很多理由,但外界指责吴建龙辞职目的疑为方便套现。
现行《公司法》规定,在职高管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所持本公司股票总数的25%;高管离职半年内,不能转让公司股票。
吴建龙选择在解禁前半年减持,刚好规避了上述两项规定,这意味着,只要其愿意,今年8月27日上市三年届满后,吴建龙可以无限制地减持其持有的股票。
吴建龙直接持有向日葵40.98%的股权,通过香港优创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3.03%、通过浙江光华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持有0.62%股权,合计持有公司64.6%,这些股权都于今年8月27日上市流通。
8月27日,向日葵发布公告,香港优创、吴建龙拟在解除质押后减持合计不超过 2 亿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 39.29%。此后几天,吴建龙及香港优创将此前质押的部分股权解除了质押。
在9月3日释放自贸区设立公司的利好、公司股价创出新高后,吴建龙开始不计成本地减持。统计发现,吴建龙减持的价格,相比当日股价最高折价12%。
值得注意的是,吴建龙减持的12.6亿元股票,几乎都由国泰君安上海打浦路营业部接盘,该营业部为私募一哥徐翔旗下泽熙投资的御用席位。虽然有不小的折价,但向日葵未来的前景并不为市场看好。而吴建龙开始减持后,向日葵股价已经暴跌30%,泽熙投资接手这么多股份,该如何出手?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最新的股东资料里。记者发现,早在今年2季度,徐翔操盘的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龙信基金通1号集合资金信托,已经悄然成为向日葵第五大流通股东,持有324.79万股,另有方帆、屠美娥、陈爱红、王琳四个神秘自然人账户同期进入,每人持股都在145万股之上。
有市场人士推测,徐翔的私募基金持仓成本在七八元间,随着公司利好频出股价暴涨,该基金及几位神秘人士早已暴赚,此时帮吴建龙套现接盘,或许只是完成当初入股时与向日葵的约定而已。
公司登陆创业板后的三年时间里,业绩一直处于下降通道
继2013年一季报、半年报先后宣布亏损后,科新机电的三季报再度传来“坏消息”似乎也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只不过,比这一“推断”更为准确,且更为提前的“预警信号”却并非来自于其业绩预告,而是来自于科新机电因两位董事,所发布的提示性公告。
当然,两位董事选择的减持比例、时间节点,并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且维护个人利益的做法也在情理之中。但与此同时,科新机电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对投资者而言,并不公平,愈发强烈的“不信任感”将在他们心中积压。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科新机电证券办,接听记者电话的相关人士坦言,“两位董事均曾多次袒露心声,几年来,他们的收入不高,由于孩子在国外读书等原因,个人需要通过减持,换取一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这或许也是无奈”。
业绩预告前突击减持
回顾上市以来的走势,自2010年7月8日科新机电以20.51元/股的价格公开发行,随即于当年12月22日盘中达到34.95元/股峰值后,三年间,公司股价便再没能“抬起过头”,如今,科新机电股价只剩下9.78元/股,已较发行价缩水了逾52%。
公司业绩是股价沉浮的决定性因素,记者据数据查询发现,在科新机电成功登陆创业板后的三年时间里,业绩一直处于下降通道。其分别于2010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65万元,同比下滑11.71%;于2011年实现2659万元,同比下滑18.54%;于2012年实现561万元,同比下滑78.89%。
进入2013年,科新机电业绩更是加快了下滑速度,在一季度报告期内首次亏损247万元,同比下滑147.21%后,公司亏损额又于半年报期扩大到 1057万元,同比下滑259.57%。而在刚刚发布的三季报预告中,科新机电预测,公司亏损额将再度扩大,今年前三季度亏损或将达1750万元 -2200万元。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业绩遭受重创,科新机电亟需对外稳定军心,对内重整旗鼓的关键时刻,两位董事“舍大家顾小家”的减持之举,却彻底将公司的“市场信任度”拉低到了冰点。
相关公告显示,在科新机电10月11日晚间发布其2013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前的8月28日,公司董事赵丕龙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方式,以9.6元/股的价格,减持了占公司总股本1.76%的160万股;而9月3日、9月23日,公司的另一位董事陈放,又分别以9.27元/股、9.82元/股的价格,合计减持了占公司总股本1.1%的100万股股份。
要知道,科新机电董事陈放9月23日的那次减持,仅距公司三季报预告发布(10月11日)19天,而董事赵丕龙8月28日的那次减持,距离科新机电发布三季报预告的时间也只有1个多月。“投资者有理由相信,身为公司高管,陈放、赵丕龙是基于其较投资者对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告更为准确的预期,甚至提前知晓,才在此时此刻做出的减持决定。”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政府补助难改亏损结局
事实上,作为具有科研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新机电是国内极少数几家核级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商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能够自主设计、制造高合金及特种材料、工艺技术复杂的大型成套设备。在目前可制造的设备中,公司生产的三聚氰胺工程中的关键设备 “反应器”直径最大可达7.2m,处于国内最高水平;公司制造的产品设计压力最高达31.4MPa,设计温度最高达550℃,最低达零下70℃,均达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然而,即便拥有如此实力,在2012年年报董事会报告中,科新机电仍然介绍,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能源、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的设备投资需求萎缩,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产品订货价格和产品成本压力不断加大,毛利率降低,是导致公司管道制造、化工设备,发电设备等主要产品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样,在三季报预告中,公司亦表示,业绩加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公司销售的产品订单附加值较低等。
针对毛利率,科新机电曾在2013年半年报中给出准确数据:当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56%,较上年同期下降17.24%。在上述分析师看来,“按理说,高附加值和政府补助都应该是科技型企业的优势,但科新机电显然都没能把握”。
据记者查询,科新机电在2013年一季度、2013年上半年,分别将87万元、173万元政府补助计入了当期损益。但遗憾的是,这些补助都没扭转其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