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6 周一深圳红岭私募博弈内线
-
相关简介:猛狮科技 :新业务布局完成,蓄势腾飞 猛狮科技 002684 煤炭开采业 事件:2015年10月21日晚公司发布2015年三季报:201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8.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8万元,同比增长93.28%;201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6.67万元,同比增长171.85%;公司预计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00-3500万元,同比
-
文章来源:股海网作者:股海网发布时间:2015-10-26浏览次数:

猛狮科技:新业务布局完成,蓄势腾飞
猛狮科技 002684 煤炭开采业
事件:2015年10月21日晚公司发布2015年三季报:201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8.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8万元,同比增长93.28%;201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2.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6.67万元,同比增长171.85%;公司预计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00-3500万元,同比增长179.7%-226.31%。
点评:
公司传统业务继续回暖。公司2013年业绩大幅下降,出现亏损;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提升,并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市场的销售订单恢复;国内市场用户的开发进展明显。公司2015年在加大锂电池、新能源车辆及光伏 储能等新兴行业研发的情况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传统业务的回暖。
全力加码电动车用锂电池。公司决定增加25亿元总计投资30亿元加码电动车用锂电池项目,年产60亿Wh三元18650锂电池电芯及电池组、PACK(约等于年产4亿支电动车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完成将实现年产值70亿元。资金来源为猛狮科技自筹资金20亿元,银行贷款99,933万元。
进军新能源汽车,借势行业高速发展。公司已经通过参股中兴派能和设立生产基地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公司战略上还将借势进军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领域。公司通过与同济汽研院签订战略合作,整合国内最优秀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团队、发展电动汽车关键核心组件技术及产能、拥有纯电动汽车制造平台、建立电动汽车销售和金融网络。
收购华力特,布局能源互联网。公司意在建立一个涵盖清洁能源发电、储能、智能输配电、智慧能源管理、售电服务,从电力供应侧到需求侧的完整产业链,具备微电网建设和运营能力,布局能源互联网。
盈利预测及评级:按照公司现有股本,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EPS分别为0.15、0.70、1.17元,对应2015年10月22日收盘价(24.90元)的PE分别为163、35、2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电站及储能业务拓展超预期;售电牌照的获得;光伏及储能行业超预期变化。
风险因素:1、光伏业务及储能拓展低于预期; 2、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拓展低于预期;3非公开增发收购华力特进程低于预期
创业软件(300451)公司季报点评:业绩稳定增长,区域医疗平台运营模式初现
创业软件(300451)
业绩稳定增长。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18.42万元,同比增长17.14%;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8888.88万元,同比增长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180.54万元,同比增长29.35%。业绩稳定增长的原因包括:(1)公司依托业务优势,不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拓展和整合,医院信息化业务保持了稳定增长;(2)公司加大对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市场份额得到提升。
毛利率小幅下滑,费用控制良好。公司前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51.5%,同比小幅下滑0.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1)人工成本的上升;(2)公司业务在进行全国地域拓展时,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提升市场份额。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公司整体费用率为42.1%,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3.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29.4%,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公司整体费用率控制良好。
股权激励方案推出,助推公司长期快速发展。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权益总计343.20万份,占目前总股本的5.05%。激励对象包括董监高、中层管理以及核心技术人员共计512人(占总员工规模36.08%)。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24.17元,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50.18元。未来四个行权期的行权条件为:以2014年为基础,2015年至2018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不低于10%、20%、30%和40%。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将员工与公司的利益深刻绑定,有助于公司长期快速发展。
公司未来主要看点:基于区域医疗平台开展医疗大数据运营。从短期来看,公司通过地域的扩张来不断铺设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平台,收入主要来自于系统开发及设备收入;而从长期来看,公司将不断加大对平台的运营,在政府大数据开放以及公司积累的医疗数据的驱动下,基于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大数据运营将成为公司长期持续的盈利增长点。目前,公司签约的中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营运项目有望成为公司医疗大数据运营平台的标杆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公共区域医疗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短期我们看好公司跨区域扩张能力,长期看好公司区域医疗平台运营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至2017年EPS为0.85元、1.10元、1.38元。考虑到公司在医疗大数据运营方面的潜在优势,其可享受一定溢价,6个月的目标价为176.70元,对应2016年的PE为16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主要不确定性:业务和地域拓展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海天味业:业绩符合预期,关注集中度提升和品类拓展
海天味业 603288 食品饮料行业
事件:
公司公布201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11.6%;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20.1%;EPS为0.68元。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10%;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15.7%;EPS为0.19元。
点评:
收入增速符合预期,预计四季度可环比改善。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11.6%;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10%,与二季度增速基本持平。分产品看,我们判断各品类产品同比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变化不大,调味酱、蚝油等非酱油品类表现优于酱油,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华东市场整顿效果的逐步显现,四季度收入增速可实现环比改善。
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2.57pct,应对竞争加大费用投入。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43.18%,同比提升2.57pct,主要受益于原材料大豆价格同比下降。由于宏观经济低迷导致消费动力不足以及强势品牌进入,酱油行业竞争整体加剧,公司应对竞争加大销售费用投入,以巩固市场地位。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1.25%,同比增1.14pct(单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1.95%,同比增1.7pct);管理费用率为4.9%,同比降0.34pct;财务费用率为-0.48%,去年同期为-0.4%。
酱油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内生+外延品类拓展带来新增长。目前酱油行业CR5约为20%,其中海天市占率约为10%,参考国外,我们认为酱油作为中国调味品中的重要品类,未来市占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机制灵活,在品牌、渠道、产品等方面均有突出优势,将成为集中度提升的主要受益者。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通过内生和外延的方式实现品类拓展,打开未来增长新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0.93/1.12/1.33元,给予公司16年35xPE,对应目标价39元,买入评级。
主要不确定因素。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
润达医疗(603108)迈向全国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平台
润达医疗(603108)
推荐逻辑: IVD 综合流通服务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为其中翘楚,具备发展成为龙头的潜力,目前已进入华东向全国复制的高速扩张阶段,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公司平台属性突出,或将在现有业务深化的基础上谋求产业链延伸, 尤其是向下游服务领域延伸将显着提升估值。
IVD流通行业向集约化发展,公司具备龙头潜质。 IVD流通市场规模约 800-900亿元,并以 15%的速度增加;顺应医改趋势, 医院检验科的利润中心地位逐步凸显,高附加值成为 IVD流通商征战市场的有力武器,将促进 IVD流通产业加速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公司开展的 IVD综合流通服务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可通过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扩大终端规模与市占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规模效应;从竞争环境来看, IVD 实验室综合服务是一个孕育龙头的行业,公司为其中翘楚,具备发展成为行业龙头的潜质。
业务模式极具竞争力,已开启全国范围横向扩张。 公司坐拥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齐全丰富的产品种类、灵活的商业模式与雄厚背景资源等竞争优势,可深度绑定医院检验科、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迅速渗透各级市场并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在不断开发新医院终端及现有终端采购规模扩大的共同作用下,我们预计原有华东地区网点仍将保持 15%以上增速;上市后全国性网点正在加速铺设,我们预计随着其它网点的陆续放量,公司华东外区域未来 3 年收入复合增速在 50%以上, 业绩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深入挖掘平台价值,产业链纵向延伸雏形已现。 作为国内鲜有的跨区域 IVD综合服务商,公司平台属性突出。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或将深入挖掘其平台价值,在现有业务深化的基础上谋求产业链延伸。 1)向上:自产产品已逐渐获得市场认可,近几年销售额保持 30%以上的高速增长,有望借助营销平台实现快速放量; 目前主要布局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领域,未来或将延伸至其他领域。 2)向下: 子公司昆涞生物开展第三方质控服务, 与金域检验设立合资公司开展第三方检验服务,参与设立的两支并购基金或也在酝酿下游服务领域的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6 年申万医疗服务业的行业 PE 均值为 65 倍,尽管公司收入仍然依托流通业务,相对其它医疗服务公司或有估值折价,但考虑到公司作为 A 股 IVD流通服务的唯一标的,且具备产业链延伸的平台属性, 我们认为给予其 2016 年 65 倍 PE 较为合理, 2016 年合理股价将为 89.39 元, 上调至“买入” 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