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股海网私募内参 → 正文
  • 07.23 私募内部绝杀传闻揭秘

  • 相关简介:传闻:东芝半数董事因造假丑闻辞职 新管理层名单8月公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芝22日宣布,东芝公司将于8月中旬公布新管理层名单,努力尽快恢复信誉,预计新董事会的过半数成员将是外部董事。报道还称,在新管理层成立之前,董事长室町正志暂时兼任社长。   东芝现任社长田中久雄在昨天(21日)的董事会上正式决定辞职。在田中久雄前担任过社长、现任副董事长佐佐木则夫也引咎辞职。此外,东芝前社长、现任董事顾问西田厚聪同时辞职。也就是说,东芝前后三任社长都涉及了财务造假事件。目前,东芝的16人董事会中已有8人

  • 文章来源:股海网作者:股海网发布时间:2015-07-23浏览次数:下载次数:0

传闻:东芝半数董事因造假丑闻辞职 新管理层名单8月公布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芝22日宣布,东芝公司将于8月中旬公布新管理层名单,努力尽快恢复信誉,预计新董事会的过半数成员将是外部董事。报道还称,在新管理层成立之前,董事长室町正志暂时兼任社长。

  东芝现任社长田中久雄在昨天(21日)的董事会上正式决定辞职。在田中久雄前担任过社长、现任副董事长佐佐木则夫也引咎辞职。此外,东芝前社长、现任董事顾问西田厚聪同时辞职。也就是说,东芝前后三任社长都涉及了财务造假事件。目前,东芝的16人董事会中已有8人辞职。公司将于7月下旬公布对其余董事的处分。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周一(20日)公布的第三方委员会调查报告称东芝近几年来虚报利润1518亿日元(约合12.2亿美元)。东芝将于8月31日公布原本早该出炉的2014财年财报并提交该财年的有价证券报告,9月14日公布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美国评级公司标准普尔(S&P)21日宣布将东芝公司长期信用评级列入降级观察名单。目前的评级为“BBB”。标普表示,鉴于有关东芝虚报利润问题的第三方委员会调查报告出炉,将在确认2014财年年报并研究业绩预期和管理制度的整改措施等基础上,将其反映到新的评级上去。

 




 

  在其他快时尚品牌大举拓展网上销售渠道之际,优衣库却意外地宣布关闭其在京东的官方旗舰店。

  在实际进行了1个月的营业后,优衣库宣布京东旗舰店于7月20日正式闭店。优衣库品牌所属公司迅销集团表示,“在1个月的营业期间,优衣库与京东双方以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和最好的客户体验为目标共同进行了努力,但通过此期间的营业,发现对于此次合作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的方面,因此根据迅销集团对中国电子商务事业的战略调整,并取得京东的同意,决定先行终止目前的合作。”

  在其他快时尚品牌大肆发展线上渠道之际,线上渠道的典范优衣库突然关闭京东旗舰店十分令人费解。此前有消息称优衣库突然关闭其京东旗舰店是受到了来自天猫的压力,对此优衣库并没有正面回应。

  在关闭京东旗舰店后,优衣库现在拥有线上销售渠道仅剩官方网络旗舰店和天猫官方网络旗舰店。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在优衣库的整体销售中,线上渠道占总销售额的5%至10%之间,而天猫一直是优衣库在中国的线上主战场,其官网甚至都与天猫旗舰店直接打通。在每年“双11”大战中,优衣库天猫旗舰店的业绩一直十分惊人。

  优衣库与京东的合作展开前,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物力财力,京东甚至在上海为优衣库开辟专属货仓。对于后续事宜,迅销集团昨天表示,双方将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继方正证券金信诺津劝业后,A股又有两家上市公司遭到立案调查。昨日晚间,福建金森 (002679)和宝光股份(600379)均发布公告称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记者根据数据统计,7月以来已有8家公司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

  福建金森(002679)公告称,公司于7月21日收到证监会 《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证券法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信息披露事项进行立案调查。公司表示,在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正常。

  宝光股份(600379)公告称,公司收悉证券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国证券法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公告称,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尚在进行过程中,如公司因该立案调查事项被中国证监会最终认定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暂停上市;如公司所涉及立案调查事项最终未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公司股票将不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

  与此同时,宝光股份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核查结果,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其它影响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其它需要更正、补充之处。同时经公司自查和问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截至2015年7月21日,公司、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除已披露的事项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上市公司收购、债务重组、业务重组、资产剥离和资产注入等重大事项等。同时经申请,公司股票将于7月22日起复牌。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晚间还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公告被立案调查。参仙源(831399)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发来的《调查通知书》,因参仙源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截至昨日晚间,7月以来被立案调查的有*ST蒙发、欣泰电气欣旺达方正证券金信诺津劝业宝光股份福建金森等8家公司。进一步统计显示,自2015年1月起,A股市场共有33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如果油价超过60美元/桶,我们只会当surprise,因为我们成本很低。”这句在低油价周期颇显底气的话出自梁涛之口,他在2014年组建了晨开北美能源基金,旨在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出海投资美国石油资源。

  “认为中国人赚不到美国人的钱是偏见。” 在石油圈有“船长”之称的梁涛,出身创投界,却看中了北美大陆页岩革命的机遇,从而面向全中国募集资金,然后投资全美范围的油气公司。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罗佐县分析说,页岩革命之后,全球油气交易的中心就转向了北美。北美成熟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全球投资者。2014年,美国非常规油气(包括页岩气)资产并购活动较2013年翻倍增长,全年交易金额高达681亿美元。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成为美国油气交易主体。

  机遇之下,中国一些民企开始进军北美页岩油气市场。2012年,海默科技(300084.SZ)以2750万美元收购美国Carrizo油气公司奈厄布拉勒页岩气资产14.3%的权益,且获得作业权,成为第一家进入美国页岩气产业的中国民企。

  中小企业出海投资油气大致有三种方式,首先是直接到海外建立公司,其次是在当地并购现成的石油公司,最后是投资石油基金,第三种方式与当前投资环境更加契合。

  全球金融危机后,石油投资基金和矿业公司等跨界公司成为油气资源并购主力。而全球主要卖家则是北美诸多独立勘探开发公司,因为它们缺乏开发资金。低油价进一步导致中小油气公司经营情况变差,迫切需要分散项目风险。

  资源好、成本低的项目更为押宝油价触底反弹的买主所青睐,这为中国石油(13.60, 0.12, 0.89%)基金出海北美创造了条件。目前,中国市场已有的中加基金(投资于加拿大油气资产)和延长KKR国际资源基金等石油基金,均对美国石油上游领域关注不多。但在梁涛看来,上游才是当下美国能源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目前,晨开在美国伊利诺伊盆地投资的“R”高产构造石油勘探与开发项目取得初步进展,该项目的优势在于高产和低成本。乐观预测,累计产量可望超过100万桶,但成本只有约20美元/桶。

  石油基金并非没有风险。石油基金对开采项目进行“寄生虫”式的财务投资,而在产权市场发达的美国,项目勘探开采权可能经过多次转手,因此最大风险之一便是项目产权链是否有瑕疵。

  同时,环保、税费等问题的合同遗留条款也极重要——项目一旦出现违规,这关涉财务投资能否全身而退。

  石油私募基金出海

  晨开北美能源基金由上海晨开基金管理公司组建和管理,后者为从事燃气业务的润发集团子公司。梁涛担任润发集团副总裁后,开始负责集团投资业务。在国内找了一圈油气投资机会后,发现国内政商关系复杂,且由于行业垄断,能够投资的都是一些边际小油田,投资价值有限。

  因此,梁涛将目光投向美国油气项目。从2013年底开始,他带着团队跑遍美国十几个州,调研了大量致密油项目,也积累了很多当地石油公司资源。

  梁涛发现,在国内不起眼的小资本和小公司在美国就可以投资油气。因为美国土地私有,土地所有者可将土地分拆成各种面积出租,因此适合各种规模的油气项目,大小公司都有用武之地。“在这里,你有100亿美元当然可以玩,只有100万美元也可以玩。”梁涛说。

  美国土地有四个主体,联邦政府、州政府、印第安部落和个人。属于个人的土地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且地下矿藏丰富,成为美国吸引投资的巨大优势。

  2013年底的美国调研,坚定了梁涛赴美投资的决心,回来就开始向集团提议,筹建北美石油投资基金,要以私募基金的形式来筹备。就这样,晨开成为中国大陆最早一批投资美国石油产业的私募基金。

  中国私募石油基金起步晚的主因,在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深刻改变全球能源结构的美国页岩革命已发生近十年,但仍有很多人对此缺乏了解。中国石油行业亦有人了解页岩革命,也了解美国的土地私有等市场机制,但却不从事基金投资。

  张清彦(David Blumental)律师,是瑞生国际律所(LATHAM&WATKINS)的油气业务全球联席主席,同样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油气并购。他称,对于非石油上游领域的企业而言,到北美投资采用投资石油基金的方式比较可行,石油基金可以有效地帮投资人选择项目。

  在美国,尽管大石油公司瓜分占据了诸多大区块,但仍有虽小却油藏丰富的区块被小石油公司获得。这些小石油公司虽然资金量有限,却能聘到顶尖的地质专家,因为很多地质专家都在大公司工作过,积累了很多经验,辞职之后做独立的地质顾问。

  这些专家能找到真正优质的区块,但缺乏资金的支持。在形成石油产量前,银行是不会给予任何贷款的。因此,拥有专业判断能力的石油投资基金可以在这些小的专业公司中淘到金子。

  美国成熟的市场和健全的法治,也有利于石油基金的投资。石油公司开采的每口油井都要安装两个流量控制表,投资人足不出户就能随时在油井所属州的官网上查到油井的真实产量。

  “寄生虫”式财务投资

  作为“寄生虫”式的财务投资者,晨开依附于美国当地中小石油公司,从这些公司诸多不同项目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进行投资,只占项目股份,不占油公司的股份。选择项目的标准主要就是财务回报。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投资到2015年5月第二口井开采成功,晨开单井开采与完井成本约60万美元,深度1000米左右,常规直井测试初始产量超过300桶/天。2015年6月中旬正式投产,控制产量为100桶/天。按梁涛最乐观的预测,该井累计产量可望达到乃至超过100万桶。

  该项目一共有五家投资人,晨开是唯一一家国际投资人,占股10%以上。其他四家都是美国本土的投资机构,包括两家美国石油公司。第一阶段10口井的初始投资额大约在1000多万美元。

  石油投资基金项目团队,通常由地质学家、地理学家,石油工程师、会计师、律师以及职业投资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晨开自有团队目前以投资团队为主,技术团队则通过在美国外包实现。中小石油公司未必都有技术队伍,一般组建一支统筹开发团队,并找到对该区块所在地区最熟悉的地质勘探和开采等公司来承包所有技术工作。

  晨开所投项目的高产构造属于生物礁油气藏,全球相当数量的高产油田均属于此种油气藏。伊利诺伊盆地中即存在一个生物礁群,以前也有不少油公司探索过此构造,并获得了不错的油气产量。

  “区块周边项目基本都是高产的,每个生物礁构造的累积产量至少都有100万桶油当量的实际产量。”梁涛称。

  即使梁涛100万桶累计产量的预测较为乐观,按照50万桶累计产量和当前50美元/桶的油价计算,也可有2500万美元收入。其中土地所有者会拿走12%的产量分成,地质学家会拿3%左右。

  晨开是在国际油价100多美元/桶高位开始投资的,目前油价已腰斩。但由于基金直接投项目,不承担油公司的一些开支,因此投资成本保持在20美元/桶以下,并不很担心国际油价下跌。所以,梁涛认为,基金的油气项目投资基本可在3年-5年回本。且由于油井的寿命很长,油井回本后,投资人还可获得长达40年-50年的稳定分红。

  风险防范指南

  石油基金对开采项目进行“寄生虫”式的财务投资。而在产权市场发达的美国,项目勘探开采权可能多次转手,最大风险之一是项目产权链是否完善无瑕疵,譬如在多道转手中,出现了审批或者许可不完整的情况。

  在大部分油气资源国,政府授予外国企业勘探、开采权后,该企业可以转让,但必须符合条件。如果双方签订的是产量分成合同(PSC),且该资源国有自己的国家石油公司(NOC),则NOC也会是合同的一方,拥有同意权。要转让该合同,要获得政府和NOC的一致同意才行。

  NOC也可以不同意转手,那就要具体看当地的要求、相关法律合同等,看当地NOC是否有不同意的权力。如果有,那NOC是否必须有特定的理由才可以拒绝。

  除了同意权外,资源国NOC和一些其他公司,也可能有优先购买权。如果NOC行使该权力,即使买卖双方已经谈好也无法成交。

  石油项目由于高风险,通常是多家公司一起合作开发项目,共同分担。《联合作业协议》会规范各方参加此项目的权责利,规定谁是作业者、作业者对其他非作业者的义务,以及成本如何分担等等。合作伙伴拥有优先购买权,其逻辑在于,既然几家企业决定合伙,那么某一方先退出,其他的合伙人未必都愿意接受退出者找到的买方,所以会有“限制购买条款”。

  同时,国外环保、税费等问题的合同遗留条款极其重要——项目一旦出现违规,这关涉财务投资能否全身而退。美国油气产权转手频繁,中国买家应特别注意上家持有油气资产的公司,其作业是否符合当地环保、税务、劳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比如,北美卖家向中国买方保证,其资产在环保和税务方面不存在问题,也没有第三方诉讼等。但后来若发现存在问题,而且严重程度会影响油田作业以及资产价值,则中国买家需要靠遗留条款来避免损失。

  这类问题,应在尽职调查中尽早发现,然后分析判断其严重性,看能否排除给卖方承担。因此,买卖双方的并购协议会包含有追责条款,这通常是合同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




 

  拥有百年历史的大橡塑被誉为中国“橡塑机械摇篮”,是中国橡胶、塑料机械行业主导厂和出口基地,但眼下其正深陷主业长期亏损泥潭。

  今日(7月22日),大橡塑(600346.SZ)发布半年报,营业收入约为4.04亿元,同比增长4.8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负数,即亏损1.25亿元,扣除非经性损益之后,亏损额近1.32亿元。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发现,2009年到2014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大橡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全部为负数。这意味着,大橡塑主业已连亏6年。大橡塑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从而试图扭转公司主业不振的局面。

  主业连亏6年

  2001年“花落”上交所,大橡塑是行业内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营橡胶机械和塑料机械,占比在90%左右。

  大橡塑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介绍,橡胶机械是指轮胎等橡胶制品加工所用的技术装备,主要客户是轮胎厂;塑料机械是各种塑料制品加工所用的机械装备,主要供应给塑料薄膜类加工厂。

  自2001年上市以来,大橡塑的营业收入从2.23亿元增长至2012年13.27亿元,但从2013年开始,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滑,2014年仅为8.76亿元。大橡塑给出的解释是,受市场环境及各方面因素影响。

  然而,对于大橡塑来说,主业盈利能力迅速恶化才是更大的“梦魇”。2009年~2014年,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大橡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约为-489万、-1986万、-7901万、-846万、-2218万和2.02亿元。这意味着,大橡塑主业连续6年亏损,且从整体上看,亏损额在扩大。

  对于2014年主业巨亏2.02亿元,大橡塑指出,一是销售收入大幅减少;二是全资子公司大连大橡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连大橡”)业绩不佳;三是计提应收款坏账准备及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约为750万和2305万元。

  但一位机械制造行业分析师坦言,近两年,导致大橡塑主业亏损的主要“罪魁”是其大连大橡。

  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大连大橡净利润分别亏损1246万、9523万和5405万,在大橡塑主业亏损额中占比为40%-50%之间。

  对此,大橡塑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大连大橡是铸造厂,为各种机械设备生产大型零配件,亏损主要是生产任务量不饱和,销售收入少;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使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机械行业环境转暖时,大连大橡的业绩将会改善。”

  5家参股、子公司亏损

  收入止跌回升!在橡胶机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滑近25%的同时,2015年上半年,大橡塑的营业收入从2014年上半年3.86亿元增长至4.04亿元。

  大橡塑的解释是,除了国外子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得益于签订的大型挤压造粒机组订货合同在2015年上半年实现了销售收入,因此,塑料机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加约117%。

  上述机械制造行业分析师,造粒机是指根据不同用途在树脂中加入不同添加剂,经过加热、混炼、挤压成型,把树脂原料制成适合二次加工的颗粒状产品的机组,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行业。“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猛,对造粒机的需求快速增加。”

  然而,造粒机虽然拉高了大橡塑的营业收入,但却没有阻挡住盈利水平恶化的脚步。2015年上半年,大橡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5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额约为0.88亿元,呈现扩大之势。

  大橡塑旗下公司盈利也比较弱,2015年上半年,8家子公司、参股公司中,有5家处于亏损状态。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大橡塑旗下的大连大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大连大橡、北京达翔通飞航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连经纬刀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大连达翔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亏损9万、5405万、39万、4万和23万元。

  2015年上半年亏损5405万元的大连大橡正是拖累大橡塑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橡塑主营业产品毛利率下滑也“难辞其咎”。

  2015年上半年,作为大橡塑两大业务板块的橡胶机械和塑料机械毛利率分别为7.4%和15.01%,同比下滑各为4.38%和13.44%;备配件及其他业务毛利率则仅为30.3%,同比跌幅为15.53%。

  当被问及“如何扭转主业长期不振?”时,大橡塑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公司目前正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从而试图试图扭转公司主业不振的局面。“由于正在处于进展中,具体情况还不便透露。”




 

  据FT中文网报道,东芝公司社长田中久雄昨日辞职,此前一项独立调查发现该公司虚报利润,引爆日本史上最大的会计丑闻之一。

  在东京一个挤满记者的新闻发布会上鞠躬15秒表示悔悟后,田中久雄承认,东芝遭受了“可能是我公司140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品牌形象受损事件”。

  这起事件标志着日本企业界的声誉遭受自2011年奥林巴斯丑闻以来最大的打击,在那起丑闻中,奥林巴斯这家科技公司被发现掩盖了17亿美元的损失,相关假账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初。

  东芝公司会长室町正志将出任临时社长,带领该集团整改治理结构,努力恢复各方的信心。东芝表示,正考虑让外部董事占据董事会一半以上席位。

  田中久雄辞职的前一天,由外部律师和会计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发布一份报告,详细说明这家日本企业集团存在“系统化”和“故意”夸大利润数字的企图。根据他们描述的企业文化,在东芝,当上司制定不切实际的盈利目标时,员工们不敢表达反对。

  专家小组称,40年前加盟东芝的田中久雄,以及也在昨日辞职的副董事长佐佐木则夫(Norio Sasaki),早就知道利润被夸大,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制止不当会计行为。

  田中久雄否认授意下属做假账,但补充说,他认真对待专家小组的调查发现。他表示,他“觉得有必要对我们的管理团队进行重大改组,以重新打造我公司”。

  专家小组称,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存储芯片和核反应堆的东芝,必须把7年期间的税前利润向下修订1520亿日元。这个数字尚不包括东芝自己估计的上述7年期间(截至并包括2014年财年的三个季度)虚报的44亿日元利润。1520亿日元占该期间总税前利润的近30%。尚不清楚修订利润后,该公司将不得不申报什么样的资产减记或额外亏损。

  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表示,这起丑闻突显了公司治理改革的必要性。“我们可能失去日本市场和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信任,除非真正的公司治理已经到位,”他说。

  294页的报告表示,东芝向雇员施压、要求他们达到高难度的短期利润目标的风气,延续了三代首席执行官。报告称,这种风气可追溯到西田厚聪时期,他在2005年至2009年执掌东芝,目前仍担任公司的顾问。东芝昨日表示,西田厚聪将不再担任这一职务。

  专家小组介绍了一个东芝雇员受到压力的实例:2008年12月,2008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前,东芝的一个会议被告知,预测的营业利润数字是亏损184亿日元。对此西田厚聪表示:“这个数字太令人难堪了,我们不能在1月份宣布它。”于是该公司夸大了数字,把亏损预测改为5亿日元的利润。

  东芝股价昨日收涨6%,原因是专家小组的报告消除了关于丑闻对该公司盈利影响的一些不确定性。




 

  据铜仁市纪委消息:近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贵州分公司松桃直属库原主任李恒宗(正县级)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

  经查,李恒宗在任职期间,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数额巨大,并使用“小金库”资金滥发补贴。根据有关规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贵州分公司党组给予李恒宗开除公职处分,经中共铜仁市纪委研究并报中共铜仁市委批准,给予李恒宗开除党籍处分。

  李恒宗简历:

  1976.12-1979.01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粮管所工作员;

  1979.02-1986.11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乌罗粮管所会计;

  1986.12-2003.07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粮食局直库主任;

  2003.08-2006.11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粮食购销公司经理;

  2006.12-2007.10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国家粮库负责人;

  2007.11-2014.07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贵州分公司松桃直属库主任、党支部书记;

  2014.8 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铜仁市纪委)

 ☟问题反馈 ☞┄┄┄┄┄┄┄┄┄┄→收藏资源:

07.23 私募内部绝杀传闻揭秘

  • 下载资源所需积分

    0

  • 当前拥有积分

    0

上传会员: 
股海网
文件大小: 
Bytes
上传时间: 
2015-07-23
下载积分: 
-
免责声明: 
请仔细阅读并同意后才能下载
本附件为用户分享上传,股海网没有对文件进行验证,不能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下载资源能正常安装和使用,且下载后扣除的积分无法退还,除非您充分理解并完全接受本声明,否则您无权下载。
本站对提供下载的软件、指标、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本附件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参看 《股海网侵权处理流程》《股海网免责声明条款》
点击下载无反应时,更换主流浏览器重新登录操作,如360浏览器、Edge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个别浏览器有不兼容现象。
勾选以下表示您已经阅读并同意以上声明才能下载本文件,扣除积分无法退还!
我已阅读所有条款规定, 请点我同意 所有条款内容!我自愿下载!
提示:如下载失败,请点关闭刷新此页面或提交问题反馈给管理员→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合作 - SiteMap - TO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ICP许可证:湘B2-20210269 湘ICP备09016573号-10 湘公网安备43108102000040号
Copyright © 2021 铭网科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