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短期仍乐观 风险尚遥远
-
相关简介:平安观点: 摘要:正向预期差和风险评价收敛是8月以来市场盘升根源,短期市场仍可乐观;真正的压力要等到三季报后经济回升趋缓,及基数原因导致的企业盈利增速大幅跳降。周期结构崛起和成长结构分化无法避免,周期继续博弈政策弹性和供需改善;成长聚焦价格预期和数据炒作。 1、 观点:短期仍乐观,风险尚遥远 (1)8月以来市场盘升源自两点:市场对经济回升利好反映不足,而对资金面利空过度担忧,进而带来正向预期差;不确定感知和风险评价的收敛和回落带来估值支撑; (2)短期仍无忧:市场仍将反映
-
文章来源:股海网作者:股海网发布时间:2013-09-09浏览次数:

平安观点: 摘要:正向预期差和风险评价收敛是8月以来市场盘升根源,短期市场仍可乐观;真正的压力要等到三季报后经济回升趋缓,及基数原因导致的企业盈利增速大幅跳降。周期结构崛起和成长结构分化无法避免,周期继续博弈政策弹性和供需改善;成长聚焦价格预期和数据炒作。 1、 观点:短期仍乐观,风险尚遥远 (1)8月以来市场盘升源自两点:市场对经济回升利好反映不足,而对资金面利空过度担忧,进而带来正向预期差;不确定感知和风险评价的收敛和回落带来估值支撑; (2)短期仍无忧:市场仍将反映经济企稳和价格改善带来的企业毛利回升;政策畅想则将在三中全会前继续发酵;似有还无的钱荒将被逐步证伪; (3)风险在远期:四季度后经济回升趋缓和企业盈利增速因基数原因大幅跳降需要关注和警惕; (4)维持市场缓升,结构渐变判断,指数仍会缓慢盘升,周期的结构崛起和成长的加速分化不可避免; (5)周期继续博弈政策弹性和供需改善,关注化工、汽车、地产、通信等,成长围绕价格预期和数据炒作聚焦大众消费和TMT,关注电子新品、养殖饲料和数据挖掘主题。 2、逻辑:支撑在眼前,风险在远期 (1)预期差仍然正面,风险评价在收敛。8月以来指数小幅缓慢盘升的根源在于两个层面:第一,6月钱荒形成的惊弓之鸟效应影响下,市场对季末资金面冲击的担忧反应过度,而对经济企稳回升的利好反应不足,由此形成正向的预期差;第二,季末资金面考验、三中全会临近、美联储量宽退出等等不确定因素,导致市场对经济、政策、资金面的风险评价处于高位,资产定价角度看,只要不出现极端负面验证,不确定性逐步收敛和风险评价回落就足以对指数形成正面支撑。鉴于钱荒重现的担忧在逐步被证伪,而经济企稳回升的利好在逐步被证实,市场至少在三季度仍将享受到正向的预期差和风险评价逐步收敛所带来的红利,对应指数大概率延续缓慢盘升格局,系统性风险不大。 (2)短期市场仍无忧,风险需到三季报。受益于正向预期差和风险评价回落,短期市场仍可乐观。指数盘升高度取决于盈利和估值提升,鉴于价格改善继续驱动非金融企业毛利提升,预计三季度非金融企业盈利同比增速将从二季度的7.9%提升至13.8%,仍有继续改善空间;而流动性趋稳、政策预期改善的格局下,市场估值也应小幅上升;由此我们认为上证指数在当前点位仍有大约10%的上行空间,高度大致在2300点附近。指数盘升的时间长度取决于风险暴露的时点,目前需要关注的是四季度后企业毛利率改善动能的趋缓,以及因为去年高基数效应导致的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同比大幅跳降,预计四季度单季非金融企业盈利同比增速会从13.8%跳降至2%,而创业板则将面临目前高达47%的指数成份股全年盈利增速预测如何匹配只有7.75%的中报增速的压力。伴随市场对资金面担忧和经济回升利好的逐步消化,预计到三季报公布后,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的同比回落将重新让预期差由正转负,叠加届时风险评价回落接近尾声,指数盘升过程才可能逐步趋于终结。
(3)预期见底仍可搏,主题关键在弹性。即使交易制度和市场结构等价值外因素短期仍在支撑成长股估值,但周期股的结构崛起和成长股的结构分化已不可避免:一方面,经济企稳、政策催化、和改革发酵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周期性题材;另一方面,差强人意的中报和明显过高的盈利预期将对成长类公司施加越来越高的证伪压力。维持成长先分化再调整,短期风格转向混搭的判断,周期继续博弈政策弹性和供需改善,关注化工、汽车、地产、通信等领域;成长则围绕价格预期和数据炒作挖掘大众消费和TMT领域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电子新品、养殖饲料、数据挖掘三大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