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股海网传闻消息 → 正文
  • 05.09周四预测:重大小道消息一览

  • 相关简介:传, 山西证券 4月净利627万 环比下滑逾3成    山西证券 (002500)周三午间公告称,2013年4月份,母公司净利润626.89万元,环比下降34.97%;营业收入4816.03万元,环比下降37.76%。期末净资产为61.31亿元。   4月份,公司控股证券子公司中德证券亏损1240.63万元。     传, 中海集运 回应平均年薪41万:少算了3000外包员工   日前,本报记者对上市央企薪酬予以调查并报道,其中 中海集运 (601866.SH)去年以41.5万元的平均年薪高居榜

  • 文章来源:股海网作者:股海网发布时间:2013-05-08浏览次数:下载次数:0

传,山西证券4月净利627万 环比下滑逾3成

  山西证券(002500)周三午间公告称,2013年4月份,母公司净利润626.89万元,环比下降34.97%;营业收入4816.03万元,环比下降37.76%。期末净资产为61.31亿元。

  4月份,公司控股证券子公司中德证券亏损1240.63万元。

 
 

  传,中海集运回应平均年薪41万:少算了3000外包员工

  日前,本报记者对上市央企薪酬予以调查并报道,其中中海集运(601866.SH)去年以41.5万元的平均年薪高居榜首。计算方法是“本期工资福利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然后除以员工总数。

  “分母小了。”中海集运董秘叶宇芒对本报记者表示,年报披露的只是在职员工4806人,其余还有两部分员工。一部分是由集团子公司中海国际管理的外包船员,大约有3210人,另一部分则是公司少量外租船上的船员和下属子公司少量外包工。

  而除了在职员工,上述两部分员工在中海集运去年的年报里却没有披露。也就是说,超过3000多名员工在年报里“被消失”。

  而如果算上没有披露的两部分员工,中海集运的平均薪酬约为25.05万元。这一水平在本报记者统计的208家上市央企中,排名第9位。

  3000多名员工并不是少数,所付薪酬也高逾8亿元,缘何没在年报中披露?

  “根据相关规定,我们需要披露的是在职员工数目,外包员工的薪酬包含在整个职工薪酬里面,我们披露的是整个的职工薪酬。”叶宇芒表示。

  “外包员工和派遣员工经常会发生变动,从中也可以判断其生产经营的变化。”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表示,但是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并未披露其规模及其变化,尤其在其效益不好的时候,使得其经营状态也被掩盖了,另外投资者也不能从这个细节判断其业绩的变化,平均职工薪酬也让外界难以测算。

  外包薪酬逾8亿元

  2012年年报里,中海集运的在职员工总数为4806人,对于其超过3000人的外包员工却只字未提。记者查阅其历年年报发现,其2010年和2009年的在职员工总数分别为7274人和7272人,2011年的在职员工总数为4509人。

  “之前这些船员是跟公司签订合同,后来这些员工是跟中海国际签的,就不属于在职员工了,所以就把他们去掉了。”叶宇芒表示。

  中海国际的全名是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一级子公司,管理船员3万余名和各类船舶78艘。

  “公司每年跟中海国际签订合同,由中海国际报给公司船员数目,我们支付薪酬。”叶宇芒表示,去年这部分员工共支付大约有6.66亿元。

  在中海集运的2012年年报里,还有一笔费用叫“外包劳务费”,去年共支付1.79亿元。

  “这笔费用是公司少量外租船上的船员和下属子公司少量外包工的费用。”叶宇芒表示。

  如此,其全年薪酬里有约8.45亿元用于支付给外包员工,占整个薪酬的比例约为42.5%;而3000多名没被披露的外包船员也占其在职员工数目逾66.8%。

  信息披露无章可依?

  上交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交易所对外包员工情况和劳务派遣情况没有特别要求,但是证监会的相关规定里有。

  他所说的规定是指《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文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劳务外包数量较大的,公司应当披露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和支付的报酬总额”。

  劳务外包的数量多少算“较大”?在“较大”的情况下,劳务外包的报酬需不需要单独说明?

  其实,有些上市公司确实详细披露了其劳务外包情况。如*ST远洋(601919.SH)在其2012年年报里的“员工情况”一项里,详细披露了劳务外包情况:工时总数为868万小时,支付的报酬总额是2.94亿元。这部分数额占其去年支付给职工薪酬总额的4.04%。

  “一般来讲,劳务派遣员工数目占到在职员工的数目达到20%-30%的就应该披露。”李长安表示,“但据我所知,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披露,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他们有大量的劳务派遣职工,但是却没在年报里披露。”

  在2012年年报里,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未披露劳务派遣员工和外包员工情况,另外如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则在年报中披露了其劳务派遣员工的具体数目。

  “据我所知,一些上市公司的劳务派遣员工占比非常高,有些甚至跟在职员工的数目差不多,但这些却在年报里被忽视。”李长安表示,对于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情况,应该有个详细的披露规则,比如在某个时点还是时期加总、是人数还是工时,这些信息的透明才能使投资者据此推测公司的经营情况。




 

  传,中国铁建8亿招待费招待了谁

  在业务招待这个概念模糊的“箱子”里,除了那些业务招待的必须消费外,是否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等违规问题,上市企业是不是真的需要有这么大的业务招待费开支,而过分的业务招待开支会否影响企业业绩?

  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怎么也想不到,他会以这种方式出名。当媒体质疑中国铁建的业务招待费用何以高达8.37亿元时,赵总用“胡扯淡”搪塞了这一问题。

  实际上,每一年,上市公司的业务招待费都会引起市场的诸多关注,那些隐藏在管理费用中一小栏数据吸足媒体眼球。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共有9家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超过1亿元,前十名合计达到29亿元。其中6家为央企,中国铁建以8.37亿元居于首位,另有241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招待费超过1000万元。

  有人给中国铁建算了笔帐,假设招待一顿饭1万元,中铁建一年可吃83700顿万元大餐,一年365天平均每天可吃229顿万元大餐。假设一线城市每人每天餐费50元左右,8.37亿元足够一人吃45889年。若比照中国铁建在职的244523名员工,够其全体吃68天。

  这么多的钱,完全由于业务需要?是什么消费应酬让中国铁建需要下血本花掉净利润的10%?

  课本上给出了业务招待费的定义,它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但事实上,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业务招待费问题,一直是笔糊涂账。业务招待费如何支出、如何审计,如何公开,至今仍是个谜。

  现在,大家关注的目光在于,在业务招待这个概念模糊的“箱子”里,除了那些业务招待的必须消费外,是否存在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等违规问题,上市企业是不是真的需要有这么大的业务招待费开支,而过分的业务招待开支会否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和中小股民的利益?

  据统计,去年,招待费超过1亿元的绝大多数是央企。即使中国远洋在2011年巨亏104亿元,其在业务招待方面的花销仍然不菲,高达2.36亿元。

  而今年,中国远洋显然“聪明”了,在连续三年巨亏的情景下,2012年年报中,管理费用一栏“业务招待费用”一项凭空消失,致使公众无从得知具体数据,媒体更是抓不到“把柄”,不透明、不规范的操作已然成为了企业掩盖费用的惯用伎俩。这么做的,还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些国字头的大企业。

  如若内心坦荡荡,业务招待费公开又有何惧?当下,对于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在报表中单独列出花费明细,监管并没有要求一定披露,这就为那些巧立名目的各项开支大开了绿灯,它们纷纷披上了“业务招待费”的合法马甲平安过关。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天价吊灯、天价座椅等事件会层出不穷,为何地方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均高于市场价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藏污纳垢或成为“业务招待费”的代名词。

  当前,对于上市的国有企业,股东有没有权利要求其公开,由于制度缺失这个问题仍模棱两可。

  这笔开销何时能晒给股民看,是个问题。




 

  传,一方控股股东减持4.17% 新宁物流实际控制人落定

  年报一季报的“窗口期”刚过,新宁物流控股股东之一便大肆减持,在套现近4000万元的同时更是因此导致新宁物流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易主”。

  新宁物流股价自2012年12月初至今涨幅已经高达78%。公司8日公告称,2013年5月7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之一杨奕明(YEOYEKBENG)先生的通知,其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此前,新宁物流已经披露了杨奕明的减持计划,其计划共减持不超过681.75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7.58%。

  自2009年上市至2013年5月6日,杨奕明和苏州锦融投资有限公司并列为新宁物流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其中,杨奕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为30.3%;苏州锦融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为30.3%,王雅军则通过实际控制苏州锦融投资有限公司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30.3%。

  王雅军和杨奕明于2007年12月30日共同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书》,双方同意在公司的股东大会运作中采取一致行动(包括但不限于行使表决权),但该协议的有效期限已于2012年12月31日到期。经过友好协商和沟通,王雅军和杨奕明先生共同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不再续签《一致行动协议书》。因此,王雅军和杨奕明对公司的共同控制关系解除,2013年1月1日起公司暂无实际控制人。

  2013年5月7日,杨奕明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375万股,减持均价为10.53元。本次减持后,杨奕明持有公司股份235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13%;苏州锦融投资有限公司继续持有公司股份27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3%。5月8日起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苏州锦融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雅军。

  杨奕明披露的减持计划中称减持原因是资金周转需要,不过,分析人士称,也可能是杨奕明同另一控股股东苏州锦融达成了某种协议,通过一方的减持来改变目前的“双头”控股股东局面。




 

  传,山东如意信披疑云 三年关联采购累计蒸发4484万元

  此前,记者对山东如意(002193)在2012年半年报中总计365.3万元的关联采购、销售在2012年报中缩水和消失的现象进行了报道。但山东如意对此仍未作出回应。

  近日,有投资者反映,山东如意关联交易在年报中缩水情况并非偶然,在2011年报和2010年报中同样存在,三年关联采购累计蒸发达4484.91万元。此外,山东如意在2012年报现金流量表中也存在两项会计科目缩水的现象。

  关联交易“蒸发”有前科

  三年关联采购失踪4484万元

  2012年半年报显示,山东如意2012年上半年向关联方济宁鲁意高新纤维材料有限公司采购蒸汽总计181.2万元;向关联方新疆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采购毛布、半成品总计131.4万元。2012年报显示,上述两公司仍然为山东如意的关联方,但是对上述两公司的关联采购本期发生额却变成了空白。2012年半年报中明明存在的关联采购为什么到2012年报披露时就消失了呢?

  这种情况在2011年报和2010年报中也同样出现。

  2011年报显示,山东如意2011年全年对关联方新疆德诚纺织有限公司采购总计1980.2万元。然而,在山东如意2011年半年报中显示,仅2011年1-6月,山东如意对新疆德诚纺织有限公司的关联采购总金额就达到2316.85万元。2011年全年对该公司的关联采购比2011年上半年采购额缩水了336.65万元。

  2010年半年报显示,山东如意2010年1-6月对关联方新疆德诚纺织有限公司采购总金额为2461.64万元,对关联方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采购总金额为9782.21万元。然而到了2010年报,山东如意2010年全年对上述两家关联企业采购总金额却分别为0元和8408.19万元。2010年报中山东如意对关联方的采购总金额比2010年半年报中蒸发了3835.66万元。

  以此计算,山东如意2010年-2012年三年之间,向关联方的采购金额年报中比半年报累计缩水了4484.91万元。如果关联采购不存在了,半年报中上市公司为关联采购支付给关联方真金白银是否也随之消失了呢?

  现金流量表

  两科目消失8261.6万元

  除了关联交易,对比山东如意2012年报和2012年三季报现金流量表可以发现,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和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样存在着三季报比年报缩水的现象。

  山东如意2012年报显示,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635.1万元,然而这一科目在山东如意2012年三季报中显示为7883.5万元。该科目2012年报比2012年三季报缩水了6248.4万元。

  2012年报显示,山东如意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8437万元,然而这一科目在2012年三季报中显示为10450.2万元。该科目2012年报比2012年三季报缩水了2013.2万元。

  以此计算,山东如意2012年报中上述两会计科目比2012年三季报缩水了合计8261.6万元。

  一位财务专家对此表示,上述两现金流量表中会计科目属于发生额,全年发生的数额应该大于或等于前三季度的数额,年报数据比三季报数据缩水的现象不正常。唯一的可能就是年审时审计师不认可上市公司对上述两会计科目的归类,对部分金额进行了重新归类。但是,上述两会计科目可选择归类较少,归类时应该比较明确。

  对于关联交易缩水的问题,上述财务专家表示,没有发生大规模退货的情况下,采购和销售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更加不应该出现全年关联交易还不如上半年多的现象,上市公司应该给出合理的解释。

  5月6日,山东如意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上述情况,董秘和证代都在开会,不方便接电话。




 

  传,中海集运称职工平均年薪25万 3000多外包船员被消失

  日前,本报记者对上市央企薪酬予以调查并报道,其中中海集运(601866)去年以41.5万元的平均年薪高居榜首。计算方法是“本期工资福利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然后除以员工总数。

  “分母小了。”中海集运董秘叶宇芒对本报记者表示,年报披露的只是在职员工4806人,其余还有两部分员工。一部分是由集团子公司中海国际管理的外包船员,大约有3210人,另一部分则是公司少量外租船上的船员和下属子公司少量外包工。

  而除了在职员工,上述两部分员工在中海集运去年的年报里却没有披露。也就是说,超过3000多名员工在年报里“被消失”。

  而如果算上没有披露的两部分员工,中海集运的平均薪酬约为25.05万元。这一水平在本报记者统计的208家上市央企中,排名第9位。

  3000多名员工并不是少数,所付薪酬也高逾8亿元,缘何没在年报中披露?

  “根据相关规定,我们需要披露的是在职员工数目,外包员工的薪酬包含在整个职工薪酬里面,我们披露的是整个的职工薪酬。”叶宇芒表示。

  “外包员工和派遣员工经常会发生变动,从中也可以判断其生产经营的变化。”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表示,但是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并未披露其规模及其变化,尤其在其效益不好的时候,使得其经营状态也被掩盖了,另外投资者也不能从这个细节判断其业绩的变化,平均职工薪酬也让外界难以测算。

  外包薪酬逾8亿元

  2012年年报里,中海集运的在职员工总数为4806人,对于其超过3000人的外包员工却只字未提。记者查阅其历年年报发现,其2010年和2009年的在职员工总数分别为7274人和7272人,2011年的在职员工总数为4509人。

  “之前这些船员是跟公司签订合同,后来这些员工是跟中海国际签的,就不属于在职员工了,所以就把他们去掉了。”叶宇芒表示。

  中海国际的全名是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的一级子公司,管理船员3万余名和各类船舶78艘。

  “公司每年跟中海国际签订合同,由中海国际报给公司船员数目,我们支付薪酬。”叶宇芒表示,去年这部分员工共支付大约有6.66亿元。

  在中海集运的2012年年报里,还有一笔费用叫“外包劳务费”,去年共支付1.79亿元。

  “这笔费用是公司少量外租船上的船员和下属子公司少量外包工的费用。”叶宇芒表示。

  如此,其全年薪酬里有约8.45亿元用于支付给外包员工,占整个薪酬的比例约为42.5%;而3000多名没被披露的外包船员也占其在职员工数目逾66.8%。

  信息披露无章可依?

  上交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交易所对外包员工情况和劳务派遣情况没有特别要求,但是证监会的相关规定里有。

  他所说的规定是指《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该文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劳务外包数量较大的,公司应当披露劳务外包的工时总数和支付的报酬总额”。

  劳务外包的数量多少算“较大”?在“较大”的情况下,劳务外包的报酬需不需要单独说明?

  其实,有些上市公司确实详细披露了其劳务外包情况。如*ST远洋(601919.SH)在其2012年年报里的“员工情况”一项里,详细披露了劳务外包情况:工时总数为868万小时,支付的报酬总额是2.94亿元。这部分数额占其去年支付给职工薪酬总额的4.04%。

  “一般来讲,劳务派遣员工数目占到在职员工的数目达到20%-30%的就应该披露。”李长安表示,“但据我所知,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披露,如中石油、中石化等,他们有大量的劳务派遣职工,但是却没在年报里披露。”

  在2012年年报里,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未披露劳务派遣员工和外包员工情况,另外如兴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则在年报中披露了其劳务派遣员工的具体数目。

  “据我所知,一些上市公司的劳务派遣员工占比非常高,有些甚至跟在职员工的数目差不多,但这些却在年报里被忽视。”李长安表示,对于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情况,应该有个详细的披露规则,比如在某个时点还是时期加总、是人数还是工时,这些信息的透明才能使投资者据此推测公司的经营情况。




 

  传,光华控股拖欠5000万借款

  光华控股(000546)5月7日晚间公告,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偿付江阴同润科技有限公司借款本金5000万元及186万元利息,江阴同润已向苏州市中院申请强制执行。光华控股现已聘请律师处理该案件。

  2013年2月4日,光华控股收到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通知书》,江阴同润与公司因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向苏州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随后,苏州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偿付江阴同润借款本金人民币5000万元及利息人民币186万元,并支付自2013年1月28日起至清偿完毕之日止的利息以及承担本案仲裁费人民币27万元,于《裁决书》送达之日起5日内履行完毕。




 

  传,翰宇药业遭减持440万股

  翰宇药业(300199)5月7日午间公告称,公司股东SAIF III Mauritius (China Investments) Limited(简称“SAIF III”)和TQM Investment Limited(简称“TQM”)于2013年3月18日和5月3日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5%。

  本次减持后,SAIFIII仍持有公司股份3146.1万股,占总股本的7.87%;TQM仍持有公司股份557万股,占总股本的1.39%。

 ☟问题反馈 ☞┄┄┄┄┄┄┄┄┄┄→收藏资源:

05.09周四预测:重大小道消息一览

  • 下载资源所需积分

    0

  • 当前拥有积分

    0

上传会员: 
股海网
文件大小: 
Bytes
上传时间: 
2013-05-08
下载积分: 
-
免责声明: 
请仔细阅读并同意后才能下载
本附件为用户分享上传,股海网没有对文件进行验证,不能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下载资源能正常安装和使用,且下载后扣除的积分无法退还,除非您充分理解并完全接受本声明,否则您无权下载。
本站对提供下载的软件、指标、资料等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该下载资源的合法拥有者所有。本附件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如有侵犯您的版权, 请参看 《股海网侵权处理流程》《股海网免责声明条款》
点击下载无反应时,更换主流浏览器重新登录操作,如360浏览器、Edge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个别浏览器有不兼容现象。
勾选以下表示您已经阅读并同意以上声明才能下载本文件,扣除积分无法退还!
我已阅读所有条款规定, 请点我同意 所有条款内容!我自愿下载!
提示:如下载失败,请点关闭刷新此页面或提交问题反馈给管理员→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合作 - SiteMap - TOP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ICP许可证:湘B2-20210269 湘ICP备09016573号-10 湘公网安备43108102000040号
Copyright © 2021 铭网科技,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