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成功须恪守的四大原则
-
相关简介:在过去4年中,克里斯蒂安·施塔德勒(Christian Stadler)和汉斯·欣特胡贝尔(Hans Hinterhuber)、费朗兹·马蒂斯(Franz Mathis)领导了一个由8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对欧洲最悠久、最优秀的公司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把这次调查称为永续成功项目(Enduring Success Project)。目的是要了解为何有些公司在长时期内始终能够取得很高的绩效。他们选择了一个由过去50年中取得非凡业绩的公司所组成的调查样本,并将其中每一家公司与同行业中业绩良好但稍为逊色
-
文章来源:择股网作者:股海网发布时间:2010-04-27浏览次数:

谁的基业更常青?单一业务公司还是多元化公司
单一化和多元化在国内争论已久,多元混业经营不是一种好战略,这一点今天很少有人会质疑。但与之相反的战略——公司专注于一种业务或一种领域的能力——从长远看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从事单一业务的公司在短期内的确表现十分优异,但如果我们花几十年时间观察这些公司,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许多从事单一业绩的公司根本就不存在了。牛津大学赛义德商学院(Said Business School)的理查德·惠廷顿(Richard Whittington)和巴斯大学管理学院(University of Bath School of Management)的迈克尔·迈耶(Michael Mayer)对法国、德国和英国前100名本土工业企业进行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惠廷顿和迈耶运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UCLA)的理查德·鲁梅尔特(Richard Rumelt)在20世纪70年代确立的多元化衡量指标,发现1970年排名前100位的单一业务公司中,68%到1983年已从榜上消失,而1983年排名前100位的单一业务公司中,42%到了1993年已榜上无名。经营多种业务(且是相关业务)的公司命运则好得多;1970年百强榜中的这类公司,只有37%到1983年没有继续留在榜中,而1983年百强榜中的这类公司,只有35%到1993年已从榜中消失。难以想象的是,为什么单一业务的公司想留在榜上是那样艰难。一旦它们的核心产品走到了生命周期的尽头,接下来的唯一处境就是滑坡、并购或出售。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对业务范围过于狭窄表示怀疑(它们对多元化也同样谨慎小心),原因正在于此。